当前位置: 首页 >>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动态
就业质量报告“初长成”
来源: 《北京教育》杂志
发布时间:2015-11-17 09:20:39
阅览次数: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说实话我不大看好凡事都搞一刀切。一声令下,各校齐秀就业质量报告,看起来似乎很美,实际上问题很多。从校方来看,有多少学校通过撰写这个报告,真的找到了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真的研究了就业难在那里,真的在报告公布后切实下功夫改进?就业质量报告不仅是为了公布,而且应成为教学改革和强化培养的指南。从社会来看,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个报告,仔细看了、真正看懂了这个报告?如果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没有对公众起到必要的警醒和引导作用,这样的报告公布不公布又有多大意义呢?如何科学地看待就业质量?如何衡量就业质量?除了就业率还应该多些什么指标?作为培养人的大学,不考虑就业不行,但只看就业率显然也不行。大学生的选择日趋多样化,不少人为了考研、出国暂时不就业;有的人急着结婚生子不就业;有的还没想好干什么不急着就业。类似情况显然会拉低就业率,但这和培养质量真的有关系吗?就业质量报告的公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写好这篇大文章,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对社会有更大的帮助,都是需要研究解决和实践探索的大问题。 

  袁本文(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岁末年初,高校纷纷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很是热闹。但热闹过后,我们需要的是理性思考。官方要求高校公布就业质量报告的初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不过,在认真阅读近年的报告后,我们发现这一目的并未实现。高校统计数据基本上是自说自话,缺乏雇用单位数据佐证。所谓“灵活就业”的统计,更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水分不少的数据怎能“反映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更遑论“系统反映”?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也不一致。2014年高校报告的截止时间有的为2014年6月1日,有的为12月31日,可见自由裁量权有多大。这使高校之间的相互比较变得非常困难。这如何“回应社会关切”?就业工作评价缺失科学而相对统一的标准,其体系建设只能永远在路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核心是反映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从报告中究竟能找到多少支撑? 

  董会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部长}: 

  毕业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其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的显著标志。教育部要求各直属高校每年公布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并逐步完善。鉴于前一时期媒体对就业质量报告的不同解读和整理,笔者建议: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如报告内容、统计口径及时间、格式等,避免出现报告差异较大情况,带来对某些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误读。二是各高校既要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又要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就业质量报告编制及发布工作。报告既要体现大学共性,又要彰显大学个性和办学特色;既要讲成绩,又不回避问题,决不能为了高就业率而弄虚作假,其后果只能是砸了学校牌子,损了学校声誉,实为不屑之举。三是媒体要全面、客观报道高校就业质量,不断章取义,仅用简单的就业率排名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博得点击率、增加转载数。 

  张树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进一步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报告应涵盖的内容规定还较为简单,缺乏细致的规则和具体操作指导,导致各学校编制的就业质量报告内容参差不齐;就业率的统计口径缺乏严格统一标准,对于一些灵活就业的情况各省市认定的标准不一致;重就业数量、轻就业质量,导致个别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明显与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形势相背离,缺乏基本的说服力和公信力。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进一步细化规定,必须公布的信息要有详细的说明,统计口径要有明确认定标准。进一步加大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报告进行抽检,必要时还应该引入统计、人力资源、公证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对于弄虚作假的高校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进一步加强引导,把更多精力聚焦于提高就业质量,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就业工作的关键指标,引导高校良性竞争。